第(3/3)页 网上很多人,分享着自己自从看过《死神来了》之后,因为注意危险,躲过意外。 这样的口碑传播,让首周末有点下滑迹象的《死神来了》,在第二周出现票房上扬的情况。 在《死神来了》上映期间,观看过《死神来了》的文之仁和沃纳,对即将要拍摄的影片起了点分歧。 两人都认为《死神来了》很棒,比《女巫布莱尔》要好上百倍千倍。这也影响了沃纳的想法,认为他们拍的影片,应该拍些制作成本大的影片。 原本,他俩打算投资几百万拍片。主要是试一试手,看自己没有了吴龙的剧本和营销操作,能力怎样。 可现在,沃纳觉得应该跟上时代发展,至少要拍一千五百万以上的影片。 《死神来了》制作成本约两千五百万,如果他们还拍几百万制作成本的影片,根本试不出效果。 “如果失败了,会不会把失败的原因说成是因为投资少?”这是沃纳质疑文之仁的。 “你看,《午夜凶铃》和《鬼来电》的制作成本并不高。可改编成美版,美版的《午夜凶铃》制作成本高达四千五百万美刀,《鬼来电》也超过两千万美刀。据说,威纳影业新投资拍摄的美版《咒怨》,同样超过两千万美刀。” “时代变了,几百万拍片的时代已经过去。制作成本太少,观众不乐意看。不如我们一次投资到位,如果失败了,至少可以证明是我们自己的原因,而不是因为制作成本过低。” “可是,我们第一部片就投资那么多,龙哥会怎么想?”文之仁还是反对。“我们花几百万拍一部片,不要求票房大卖,只要不亏本我们就是成功,因为这是我们在积累经验。” “那些钱是龙哥的钱,我们不能随便乱花。”文之仁还是担心吴龙的看法。 沃纳直接建议。 “我们是搭档,不应该相互争执。不如请教龙哥,看他怎么说?” 两人请教吴龙。 其实,文之仁也担心投资几百万后,票房成绩不理想,自己会把原因归于制作成本不高,所以票房不好。 沃纳说的这一点,文之仁还是觉得有道理的。 可他这人做事想要按稳妥来,不想一步迈得太大。想拍些投资少的积累经验,慢慢再提高制作成本。 吴龙听到后,说的话居然与沃纳有点类似。 “你们两个是搭档。你们知道吗?我见过很多好搭档,他们因为种种原因分开了。《女巫布莱尔》成绩很好,我不希望是因为这个原因,导致你们起争执,因为那样我会内心不安。” “文,你的想法没有错。沃纳,你的想法也没有错。现在文的担心是怕制作成本太高,万一失败内心过不去。我说过,《女巫布莱尔》是你们两人共同努力挣出来的,是属于你们的。” “一部电影,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制作成本,而是你们想要拍的是什么,是不是你们想要拍的。” “就拿《女巫布莱尔》来说,如果这部电影首先是要考虑成本,那么我问你们,你们会拍这样一部影片吗?” 文之仁和沃纳都回答不会。恐怕好来呼没有一个人会这样做。 “对吧。你再看一些名导演,他们拍的一些票房很好的影片,也是超支的,对不对?所以,作为一名导演,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制作成本,而是你要带给观众一部什么样的影片,这部影片有没有体现出你们的特点和想法?” “《女巫布莱尔》的出现,就是如此。我先想着要拍一部什么样的恐怕片,以什么样的形式把恐怖带给观众,怎么让他们代入到电影世界里,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或者新的恐怖体验。” “随后想到伪纪录片,然后想着什么样的伪纪录片才会显得真实,怎么样才能让影迷觉得这个伪纪录片是真的。有了这些想法,构思了营销计划,才有了怎么拍《女巫布莱尔》及其剧本。” “我不会帮你们做决定,我觉得每个电影人,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。我不想过多干扰你们,不想你们身上有我的影子。我只能把我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做,告诉你们,希望你们能从中找到一条自己的路。” “投资亏了,再赚回来。你们还年轻,怕什么?如果连亏了再赚回来的信心都没有,这样的导演只能是顺风型导演,一旦在成绩好后扑街一次,可能就无法再翻身。我不希望你们是那样的导演。你们应该趁着年轻,按自己的想法去做。” “年轻,就是筹码。年轻,可以失败。等成名再失败,自己可能就过不了自己内心的关。” 文之仁和沃纳感谢了吴龙的指点和信任,决定两人不再争执,好好谈。 沃纳是这么说的,以他们的名声,想要搞像《女巫布莱尔》或《死神来了》那样的营销,恐怕再难成功。 投资几百万,没有好的营销,票房不好的话,会给人一种印象,他们的成功靠的不是拍电影的实力,而是营销手法。 以后,不会再有人看好他俩。 如果投资两千万,哪怕票房再怎么差,收回成本也是没问题的。因为影片质量不会太差,至少有部分观众会买账。 最终,沃纳说服了文之仁,计划拍一部制作成本超过两千万美刀的影片。 第(3/3)页